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CPI是英文“Consumer Price Index”的缩写,直译为“消费者价格指数”,在我国通常被称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定义决定了其所包含的统计内容,那就是居民日常消费的全部商品和服务项目。目前,我国用于计算CPI的商品和服务项目,由国家统计局和地方统计部门分级确定。国家统计局根据全国12万户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抽样调查资料统一确定商品和服务项目的类别,设置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八大类262个基本分类,涵盖了城乡居民的全部消费内容。

在CPI的生成过程中,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计算八大类别相应的权数。CPI中的权数,是指每一类别商品或服务项目的消费支出在居民全部商品和服务项目总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我国CPI中的权数,主要是根据全国12万户城乡居民家庭各类商品和服务项目的消费支出详细比重确定的。这些资料可以在国家统计局公开编辑出版的有关年鉴中查到。现行制度规定,CPI中的权数每五年调整一次。但同时也考虑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消费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加之我们每年都有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抽样调查资料,因此每年还要根据全国12万户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变动及相关资料对权数进行一次相应的调整。

一、 2011年CPI权数调整背景及内容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我国居民消费全面升级,消费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作为基本生存需要的食品、衣着和其他用品类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趋于基本稳定,而人均居住支出所占比重逐渐提高,呈较大幅度增长。

(一)食品消费更加注重质量,恩格尔系数进一步下降

2005-2010年,城镇居民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从36.7%下降至35.7%,下降1.0个百分点;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由45.5%下降为41.1%,下降4.4个百分点。恩格尔系数的下降,标志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二)人均居住支出大幅度增长

“十一五”时期,我国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的居住面积、居住条件和住宅配套设施均得到了很大改善。同时,人均居住支出也有较大幅度增长。2010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居住支出1332元,比2005年增长64.7%,年均增长10.5%。居住服务费支出增长较快,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支出居住服务费103元,比2005年增长139.2%,年均增长19.1%。其中,物业管理费5年间增长204.1%,2010年人均物业管理费支出为2005年的3倍。

从上述消费结构的变化来看,CPI中居住类权数偏低显然已不能反映普通居民在生活中的支出比例,对于CPI进行调整成为必然,增加居住类权数,同时降低食品类权数,以适应我国当前发展的实际。但为避免数据的不连贯,调整肯定非一步到位。

2011年1月份,统计局就是按照上述思路对CPI权数进行了调整。权数与实际不符的居住类权数大幅上调,增加4.22个百分点,食品则降低2.21个百分点。调整后的权数大致为:第一大类消费品食品占到CPI中的31.29%;居住超过了烟酒,成为第二大消费品类,权数为17.82%;烟酒退居第三,占13.89%。其次是交通和通信(9.2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9.04%)、衣着(8.5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5.8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4.15%)等。

二、 权数调整对CPI的影响

随着居住类权数的上升,住房成本的上涨无疑会推动CPI大幅上涨。在统计局CPI的居住类价格子项中包括4个子类,其中最大的子类是水、电和燃料,占居住类权数是40.8%;第二大子类是建房及装修材料,占居住类权数为27%;居住子项的第三大类是自有住房,占比21.1%,包括房屋贷款利率、物业管理费用、维护管理费用等;而最后一类才是房租,权数仅为11.1%。

从上述权数结构来看,住房成本多数由政府掌控,比如说水价、电价和房屋贷款利率;房屋租金对居住成本的影响份量最轻。因此,住房成本并不等于高房价。我想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是房价高并不等同于住房成本高,反之,即使控制住了房价,也并不意味着住房成本会下降。从房价传导到居住成本最直接的路径就是房屋租金,高房价往往意味着高租金,但是,由于房租的权数最低,其影响份量最轻,以致在计算CPI的时候可以忽略不计,从而也反映不到CPI的最终数据中去。反过来看,2011年以来,虽然房价得到了控制,但居住类成本却在震荡走高,最主要的原因来自于自建房和装修材料的上涨,这部分也正是政府不能直接管控的部分。因此,政府在看到房价稳定乃至回落的调控过程中,不能掉以轻心,居住成本仍有可能上升,这还得从根上治,控制市场流动性。

 

 

话题:



0

推荐

张龙清

张龙清

64篇文章 11年前更新

email:lqzhang@vip.sina.com 研究领域:金融市场、宏观经济、银行理财 就职于某商业银行总部

文章